4月30日晚,由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创排的秦腔《锁麟囊》在石家庄丝弦剧院上演。图为演出现场。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晚上的秦腔《锁麟囊》还有票吗?”“这场演出的票早就卖完了。”4月30日15时,石家庄市民史女士来到石家庄丝弦剧院售票处购票,得知门票已经售罄。当晚,由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创排的秦腔《锁麟囊》在石家庄丝弦剧院火爆上演,赢得满堂彩。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秦腔《锁麟囊》为观众讲述了发生在登州富家女薛湘灵和贫家女赵守贞之间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演出过程中,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
秦腔《锁麟囊》根据京剧程派同名剧改编移植而来,保留京剧《锁麟囊》中“春秋亭”“三让椅”等经典唱段,在充分尊重程派韵味的同时对原作中部分过场戏和配角进行了删减合并。“在改编移植过程中,我们从主题和立意上突出了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音乐和舞蹈都进行了改编。”甘肃秦腔艺术剧院院长马勇介绍,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秦腔《锁麟囊》既有京剧程派韵味,又颇具秦腔风采。
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欢音长于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苦音善于抒发悲愤凄凉的情感。当晚演出的秦腔《锁麟囊》中,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苏凤丽饰演女主角薛湘灵。苏凤丽的演唱充分发挥了苦音特色,与低回婉转的程派唱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戏中薛湘灵的一悲一怒、一惊一喜,皆被苏凤丽演绎得生动感人。
“改编移植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声腔方面,也就是秦腔跟京剧程腔的结合,既要保留秦腔剧种传统腔体,还要融入京剧程腔的韵律。”苏凤丽说,该剧在继承传统秦腔旦角唱腔的同时,对声腔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将秦腔肖派委婉缠绵、一唱三叹的演唱风格和敏腔抑扬顿挫、刚柔并济的特色相结合,融入婉转、曲折、低回的京剧程派唱腔,形成了“绵里裹针”的声腔特点。
“发水寻亲”是秦腔《锁麟囊》的一场重头戏,苏凤丽的水袖表演掀起了整场演出的高潮。长长的水袖拖动时飘逸洒脱,抛出与收回时干净利落。这段惊艳的表演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水袖表演中,不同动作表现戏中人物不同的情绪。”苏凤丽介绍,水袖表演对推动剧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场戏中,主人公薛湘灵在一场大水过后与家人走散,独自求生,内心的焦灼、彷徨、失落……种种情绪都融进了一段水袖表演里。
“我之前看过京剧经典剧目《锁麟囊》,没想到秦腔《锁麟囊》也这么精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发水寻亲’那段戏,演员水袖翻飞,唱腔悲怆,展现出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观看演出后,45岁的石家庄观众曹宇霞如此评价。
一场经典大戏不仅让本地观众过足了戏瘾,更吸引着来自外地的戏迷。“我是甘肃人,如今在深圳工作。我从小就喜欢听秦腔,之前在网上看过很多遍秦腔《锁麟囊》,戏里的唱词差不多都背过了。我一直想看一场现场演出,前几天得知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举办,第一时间在网上抢到了这场戏的票,太幸运了!”演出当天,23岁的戏迷刘佳坐了9个多小时火车从深圳赶到石家庄,在开演前3个小时赶到了剧场。
对于参演院团而言,此次展演是一次交流合作、互相学习的盛会。“作为来自大西北的地方戏院团,能够在全国平台上参加交流展演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宣传机会。”马勇说,演出结束后,剧院将组织演职人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团同行进行多方面的业务探讨和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