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丝弦艺术,弘扬传统文化。4月12日,石家庄丝弦艺术陈列馆揭牌仪式在石家庄丝弦剧院举行。部分戏曲表演艺术家、戏迷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石家庄丝弦艺术陈列馆位于石家庄丝弦剧院,200多平方米的空间俨然一座小型博物馆。象牙笏板道具,大三弦、小三弦、土琵琶等丝弦剧种最初的主奏乐器,丝弦表演艺术家王永春先生曾穿过的戏服,《杨家将》《封神演义》等连台剧本,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在看戏后的题词以及丝弦剧团的荣誉奖牌等展品,展示了石家庄丝弦艺术的发展历程。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创始人、首任团长刘魁显铜像也在此落成。石家庄丝弦剧院大厅墙壁上还悬挂起了1957年周恩来总理接见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演员的巨幅照片和为丝弦剧团的题词。剧院走廊和后台,则变身为历史文化长廊,一幅幅照片展现出丝弦剧团曾经的辉煌和今日荣光。
“石家庄丝弦是咱们的家乡戏,挖掘、梳理它的深厚历史,对传承发展丝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责无旁贷。”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团长刘如夺介绍,石家庄丝弦是石家庄特有的古老剧种,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历史上,曾辉煌一时,1957年11月,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携《空印盒》进京演出,唱红北京城。周恩来曾多次观看丝弦演出,接见丝弦演员,并亲笔为剧团题词。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把丝弦戏《空印盒》搬上了银幕。2006年,石家庄丝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石家庄丝弦剧院2016年建成时起,该剧团便开始策划、筹备丝弦艺术陈列馆,许多丝弦老艺术家也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征集文物和其他工作中。石家庄丝弦艺术陈列馆的建成为丝弦剧院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韵,希望观众在这里看戏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丝弦的历史,感受更丰富、更厚重的艺术体验。
当天,年近八旬的丝弦表演艺术家张鹤林也来到现场,看到陈列馆的展品勾起了自己不少回忆。他激动地说,这些展品见证着丝弦艺术的发展,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丝弦人不忘初心,把丝弦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