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陈学涛)6月29日,国家一级演员村里因病逝世,享年90岁。
村里,原名周存礼,1932年出生在保定市望都县。1947年参加东北人民解放军,曾任文工团员及文化教员。1950年起任河北省文工团(后改为河北省话剧团)演员,曾任河北话剧院艺委会副主任。1985年任河北电影制片厂业务厂长、总导演。村里曾主演《红旗谱》《陈奂生上城》《咱爸咱妈》《荷花淀的故事》等经典影视作品。
村里塑造的憨厚、朴实的荧幕形象。
军旅生涯为村里的艺术人生和他扮演的“兵”角色提供了深厚的生活基础,电影《粮食》中的八路军班长、《白求恩》中的政委、《啊,摇篮》中的炊事员罗爷爷、《通天塔》里的司令员、《少奇专列》里退伍警卫员……这些经典角色,都是源于村里的军旅生活。这些沉淀在人们记忆中的“兵”形象,至今令人回味。
演好农民,是村里一辈子的追求。村里曾说,现在的演员熟悉农村和农民生活的少了。不说别的,“耕、耩、锄、耪”四种劳动技术掌握不了,你演的农民就不真实,就没有生活。
村里饰演《红旗谱》朱老明。
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村里每年有三五个月的农村演出或深入生活。《红旗谱》改编成话剧时,村里曾多次专程去农村,仔细观察他们眼睛的外形变化和盲人形体动作的特点。影片开拍前,导演凌子风一再告诫村里:“朱老明的眼可是气瞎的。”为了突出这个“气”字,村里决心把朱老明塑造成睁眼瞎。这样,朱老明的硬汉形象,在性格上就更加突出。当时排练时,20多岁的村里以丰富的生活经验,塑造了一个形神兼备的农民形象,达到了他演艺生涯的第一个艺术高峰。
1983年,村里出演了电影《陈奂生上城》,扮演陈奂生。为了熟悉江南水乡生活,他来到了广东潮汕地区的农村,了解了当地风俗习惯、乡土人情,还学会了划船、喂鹅、栽菜、插秧、担水浇菜等。通过这一组农民生活,使村里把一个江南农民的憨厚、朴实、勤劳的性格塑造得非常生动。光明日报曾评论他这部剧里的表演,是含着眼泪的幽默。
《陈奂生上城》,村里扮演陈奂生。
1985年,村里担任河北电影制片厂业务厂长、总导演。多年来,他一直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一心只想拍摄出有血有肉尤其是农村题材的作品。在随后的几十余年里,村里依然活跃在电影屏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形象。
人们常说性格即人生,村里用他名字一样的方式,扎实地行走在人生的每一步路上。他的人格追求、艺术造诣、生活信念,给每一个接近他的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一个热爱艺术的著名演员,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快乐老头,一个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农民老大爷”。
音容常在,村里老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