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题材是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活、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值得创作者潜心开掘。樊希安长篇小说《黄金团》取材新颖,讲述的是鲜为人知的“黄金部队”故事。作品通过叙写山东莱州湾三山岛海底金矿的建设历程,揭开这支部队的神秘面纱,展现人民子弟兵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令人眼前一亮。
《黄金团》书写了中国军队在和平年代参与经济建设的一段重要历史。“黄金部队”担负黄金地质普查、勘探和生产任务,其传奇故事和精彩历史本身就引人入胜。面对这一题材和内容的“稀缺性”,作者没有直接书写建设历程的来龙去脉和方方面面,而是从小说创作艺术规律出发,将叙事视点下沉到这支部队的十一团十一连,展开具体生动的讲述。作品时间跨度40年,书写官兵们从大西北移师山东莱州湾建设金矿,以坚定信念和不放弃的精神,在被视作“不可能的地方”成功开采出金矿,完成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作品将“黄金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官兵们的成长进步和心路历程置于时代发展的大历史中,真切动人。
小说在创作手法上将写实与虚构有机结合。作者曾是基建工程兵,对这一题材具有独特的认知和情感,同时悉心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三山岛实地考察。依靠真实历史背景、真实人物、真实工程,作品营造了有据可凭、真实可信的故事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想象与艺术加工,虚构了大部分人物,铺展开曲折生动的情节。作品中既有官兵们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也有人物间错综复杂的故事,如部队辗转和金矿建设过程中的方案讨论。作者以直面现实的文学担当,书写官兵生活各个侧面,看似细碎却富有意味,使作品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精细的生活截面。主线情节之外,跨度40年的故事涵盖“黄金部队”官兵怎样面对社会与人生难题,展现出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作品较好平衡了集体群像与个体塑造之间的关系,苏继轩、牛幸娃、阎芳州等主要人物立体丰满,个性鲜明。他们身上既有理想信念坚定、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拼搏奋斗的共同品质,又人各其面,或温文尔雅,或率真耿直,自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轨迹。战斗和生活在“黄金部队”大家庭的他们既相互关心、理解和支持,也会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但最终都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顾全大局。作品不仅描写这支部队为国家找金矿、挖金矿的光荣历程,而且写活了人民子弟兵忠诚担当、把小我融入大我的金子般的高贵品质。当然,众多虚构人物与真实历史的贴合度、故事的生动性还需由读者来评价。
《黄金团》拓展了军旅题材的表现内容,让读者了解到“黄金部队”轰轰烈烈的历史,并且凭借作者一贯细腻而又视野开阔的创作风格,写出了壮阔历史的文学魅力,兼具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特别是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度揭示,唤起读者对英雄精神的由衷感佩,调动和激发着当代读者对军旅题材的审美热情。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支部队的金色辉煌永不消逝;在文学的版图上,对英雄精神和红色血脉的书写也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