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 文旅动态

杂技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巧妙结合

来源: 中国文艺网  
2022-05-19 20:54:58
分享: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观众接受新事物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大大提高,对杂技作品寄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于当代杂技的发展来说,仅依靠体现杂技难度的创作思维已不能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标准,杂技艺术在节目内容、技术技巧、表演形式等方面都需要创新。由贵州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获得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铜狮奖的杂技节目《绣琳琅》,就是这样一部创新之作。作品以生活在贵州的苗族群众传承刺绣工艺为背景,以苗族刺绣工艺为载体,结合杂技特有的表演形式,实现了杂技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巧妙结合。

  以典型民族艺术符号彰显民族文化独特魅力 

  空竹,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一株灿烂的花朵。苗族刺绣技艺苗绣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杂技节目《绣琳琅》将苗绣与杂技的空竹进行自然融合,在舞台上综合展示。节目一开始出现的纺车,瞬间将观众带到苗族村寨的情境之中。随着纺车的旋转,象征着劳动成果的空竹缓缓从纺车滑落到演员手中。此时的空竹不仅仅是演员手中的道具,更是苗族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成果,将空竹赋予了新的意义。

  杂技节目《绣琳琅》通过典型民族艺术符号,彰显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不同的民族文化精彩纷呈,尤以苗族、侗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特色。《绣琳琅》展现了大山深处苗家姑娘的日常生活,承载着数千年民族记忆和传说的苗绣纹样被赋予一层又一层崭新的意义——以苗绣符号呈现精神世界,从而具备了鲜明的文化属性;以传统工艺扩展设计的边界,从而走出大山、走进大众生活,形成根植传统文化的新的文化产业。历史上,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妇女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用刺绣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和书写自己民族的历史。

  节目的开头出现了一名年纪较大的绣娘,一边哼唱着苗族飞歌,一边纺线。她的身边围绕着一群年轻的苗族姑娘,她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绣娘手中游走的丝线,表现出了对本民族传统技艺的热爱,也将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坚持高难度动作的同时不断追求创新 

  杂技节目《绣琳琅》体现出多重创新。一是节目内容创新。创新基于传承,创作者在充分了解苗绣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提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予以创新,进而在舞台上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又不失民族传统的视觉效果。在创作中结合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将时代背景、技艺传承、苗族舞蹈动律作为创作根源,使作品内容更接地气。节目的音乐部分也融入了苗族传统飞歌的曲调,让观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跟随音乐旋律进入节目的意境。节目中的空竹象征着苗族群众的劳动成果,从另一个角度赋予了空竹新的生命,在呈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二是空竹技巧创新。在杂技节目《绣琳琅》中出现了“单手单线”抽动空竹的动作,改变了传统的“两根杆一条线”的运动模式。演员使用“一根杆一条线”的动作,在空竹落地之前双手轮换交替抽动空竹,加大了空竹的运动难度,也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创作中的大胆尝试让节目的整体难度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增加了将空竹抛出以后,用“虎跳前扑”在空竹落地前悬空单手接空竹等动作。

  三是表演形式创新。在杂技节目《绣琳琅》中出现了数个不同角色,增加角色意味着表演者需要掌握不同的表演形式,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活动。节目整体延续了苗绣工艺的基础步骤,从纺线到刺绣再到最后成品都有展示。在人物设置上也将苗绣的传承方式进行呈现——每个村寨都有刺绣能手,千百年来苗族刺绣技艺通过口传身授延续下来。节目中很多场景都有苗绣能手的身影,手把手地将刺绣技艺传递给下一代,如此才有了今天绚丽多彩的苗族刺绣工艺品。作品还将苗族刺绣工艺的展示和苗族刺绣技艺的传承有机融合,在结构上得以贯通。

  展现贵州绿色生态之美 

  时代在前进,艺术在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在不断进步——观众对艺术作品所承载的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部作品除了呈现节目本身想表达的内容之外,故事背后留给观众的思考空间也是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部分。

  新时代背景下,苗族刺绣也成为苗族群众宣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绣片上的花鸟鱼虫、山川河流,无一不是苗族群众对家乡热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展现。《绣琳琅》在节目最后部分将一块块单独的绣片进行拼接,使之成为一件完整的刺绣作品。它沿着蜿蜒的溪水、连绵的青山,一步一步走出苗寨,走进了城市人的生活。该节目除了体现苗族刺绣的传承以外,更展现了贵州的绿色生态之美,让观众更加对绿水青山的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可以说,杂技节目《绣琳琅》成功地把传统文化符号、贵州地域文化、非遗文化融入到了杂技节目中。其创作的成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谱写了杂技艺术光彩熠熠的新篇章。

关键词:杂技,空竹,民族文化责任编辑:任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