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一只纤细的手握着一支重达1公斤的铜錾,在黑石板上轻击疾走,细细密密的声音如音符跳跃。随着铜錾起落的轻重疏密,石板着痕或清浅疏落,或密集浓深,一簇轻柔的水波初现,再然后是一排随风飘动的杨柳倒影,最后生机勃勃的京杭大运河(河北段)逐渐呈现在了眼前……
这位手握铜錾在石板上作画的女子是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影雕代表性传承人方士英,而这幅作品是她石影雕作品《千里运河图》系列中的一幅。
“从去年开始,我就在为《千里运河图》这个系列作品做准备,并且想把它作为河北省第六届园博会的献礼作品。”方士英笑着说,她现在开始进入了疯狂的“加班”状态。
1971年,方士英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喜欢美术的她嫁到河北后,将对石影雕艺术的喜欢发挥到了极致。方士英回忆说,当年第一次拿起铁錾子,领会不到要领,练了整整一天,手指又疼又肿,但是她没有放弃,“既然喜欢,就要学出个模样来。”
买不起石材,她就去收集别人扔弃的下脚料。一次,她捡到一片人家装修扔掉的黑瓷砖,试了试,尽管雕刻时噪音太大,还会蹦瓷,但因为不需花钱买,她如获至宝。之后,急忙搜罗了一些,成了最好的“练习板”。
学艺不易。“石影雕制作过程中,手腕力度一定要把握好,绝不允许出错,因为不能擦拭,不能涂改,错了只能毁掉重来,落笔的刹那便是永恒。”方士英说,这是石影雕与刺绣的区别所在。
方士英先尝试从小动物和风景做起,后来又尝试做人物。“做完额头就想知道鼻子是什么样,做完鼻子又想知道嘴巴是什么样,好奇推着我往前走,感觉雕刻的人物也在期待着我能早点为他(她)揭开面纱。”只要坐在石板前,手握那支沉甸甸的铜錾,方士英便浑然忘记外面的世界,对石影雕的痴迷到了夜不能寐的程度。
方士英创作的石影雕人物作品《齐白石》。受访者供图
大约1年以后,方士英对人物肖像创作有了独特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1999年9月底,她来到北京著名的友谊商店(外国友人最爱光临的地方),开始了北京的创作之旅。
在友谊商店,方士英的第一幅作品是根据1973年由意大利记者拍摄的周总理最经典的照片而创作的。方士英把这件作品摆在了商店最醒目的地方,每个路过看到这幅作品的人都会凝视良久。在北京的五、六年时间里,方士英在提高艺术创作水准和速度的同时,也收获了信心。
然而,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方士英有些力不从心。她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不是靠“赶工”赶出来的,也不能用时间来限制。于是2005年底,她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离开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回到河北,走一条满足自我创作需求的真正的艺术之路。
此后,完全静下心来的方士英,在创作上一发不可收。在南北石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她将摄影光学效果与绘画笔触技法相结合,突出石影雕作品的神似与立体感,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石影雕的手法从传统的凿刻,演变成了现在的立体刻画,色彩也从传统的单色,演变成了如今的彩色。
近年来,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很多石影雕创作者放弃了手工雕刻,改用机器雕刻,机器制作一幅石影雕作品只需要2个小时,大大提高了效率,而方士英却仍坚持纯手工制作。
“石影雕纯手工制作可是个力气活儿!工具重先不说,作画的石头非常硬,黑白灰色调的表现全在手腕的力度上,特别是白色的部分要用最大的力才能敲出它的立体感来。”方士英说,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那些石影雕作品都出自一个体重不到100斤的女子之手。
“纯手工创作出来的作品散发出来的神韵和灵气,是机器生产无法达到的。我愿意用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来传承、坚守。”方士英这位在石头上“绣花”的奇女子,在对待作品上,从不投机取巧,“专注、坚守、敬业,一丝不苟”,是“工匠精神”,更是她对石影雕艺术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