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卫视以“春分”为契机推出《中国好时节》系列节目,节目以二十四节气为画布,江南宋韵文化为笔墨,描绘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画卷。无独有偶,在去年凭借“中国节日”系列爆款而备受关注的河南卫视,也在春分前夜推出了《春分奇遇记》的“中国节气”系列。
“春分节气”尽显中华文化留白之美
两档节目虽立意、形式截然不同,但同样都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气”元素做文章。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也创新地运用了这一元素,晚会类节目向传统文化“借力”的趋势似乎渐成大势。
这股向传统文化“借力”的风潮自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而起。从去年的“元宵奇妙游”开始,河南卫视改造晚会形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歌舞类节目融合创新,以情景再现和时空漫游的方式串联,将大量与中国节日民俗有关的元素传统复现,寻找属于中国传统节日自身的文化风格。这一形式在播出后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并被河南卫视进一步发扬光大,自清明起开启“中国节日”系列,在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多个传统节日时,均推出对应的特别节目。
今年开始,河南卫视在“节日”之外又增加了“节气”,从全年近十台特别节目直接跃升至24个节气节目。浙江卫视此次也正式加入,以江南本土特色为基础,首期春分节目包含了浙江本地的龙井春茶、杭罗织锦、越剧戏曲、青瓷器乐、龙泉剑气等,将节气之美与本地丰富的精神文化传统相融,展现节气文化的天然之美、中华文化的留白之美。
国潮节目需求旺盛源于文化自信
两大卫视在传统民俗文化上下足了功夫,使用的文化元素各不相同,但又都能向内寻找到各自的文化根基。从“节日”到“节气”,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对精品节目生产要求的提升。从“元宵奇妙游”的首创开始,河南卫视先后推出的水下飞天、石窟金刚都让人印象深刻,几乎两三个月一档节目的紧张制作节奏,并没有导致内容注水和质量下降。浙江卫视的首期节目同样一鸣惊人,精致的舞美效果与巧妙的剪辑方式,大量留白的艺术表达,看上去也是做足了准备,蓄势待发。
哪怕元素撞车也毫不担心,两台节目反而各有千秋、滋味尽显。这种难得一见的文化回归其实源自于丰厚绵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容滋养可供创作者采撷,这种丰富的内容宝库,给内容的创作者足够的文化自信,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同质化和重复的内容。这种天然的爆款生产方式,摆脱了过去国内综艺节目流于形式也困于模式的先天不足,取之不尽的传统文化不会重复,只要创作者真正用心选择并能够充分化用,观众就不会审美疲劳。
从节日节气延伸出去,这两年文化类节目的外延也有了极大的扩展,《上新了,故宫》《登场了!敦煌》《最美中轴线》《千里走单骑》等多档节目先后推出,分别从文物、申遗等多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粹与内涵,也在市场与口碑中找到了平衡。文化类节目所表达的国潮回归、传统更新,也应和了国人心中天然的归属感与文化自信。对观众来说,文化类节目的需求依然旺盛,此类内容还应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