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丰春雷答记者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许晓星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1月3日讯(记者 郑梦婷)11月3日,记者在“河北文化旅游赋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获知,乡村旅游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带动性,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在产业融合、脱贫攻坚、区域协调发展、文化保护传承、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全省共有1800多个村发展乡村旅游,9000余个精品农家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91个。以2019年为例,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2.05亿人次,约占全省旅游接待量的27%;乡村旅游综合收入442.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十三五”以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累计带动了793个贫困村近30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发展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是最有尊严的脱贫方式,是精准扶贫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河北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全力培育新业态、开发新产品,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打造了恋乡·太行水镇、涞水县百里峡艺术小镇、馆陶粮画小镇、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等一批旅游扶贫示范典型,形成了“旅发大会+扶贫”“景区+扶贫”“非遗+扶贫”“特色小镇+扶贫”等扶贫新模式,帮助许多农民不离土、不离乡,走上脱贫致富路。比如,第三届省旅发大会围绕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建设,推动了承德坝上地区54个旅游专业村发展;涞水县依托野三坡景区,探索推行“双带四起来”旅游扶贫模式,被列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参阅资料。承德丰宁“非遗+扶贫”模式,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旅部肯定,经验做法在《学习强国》中央平台刊发;涞水野三坡、易县狼牙山、承德一号风景大道、阜平顾家台村骆驼湾村、平山县西柏坡镇梁家沟村先后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
下一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完善顶层设计,重点实施优化旅游环境、拓展产业链条、提升服务水平、塑造旅游品牌、培育人才队伍等工作任务,不断推动全省乡村旅游产品提质、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好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中促进作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也让他们成为“走四方”的游客;不仅让农村变成旅游目的地,也成为了旅游客源地。要坚持旅游为民、旅游富民,让旅游成为小康社会的标配、美好生活的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