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 文旅动态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展示文物之美

来源: 河北新闻网  
2021-09-17 21:44:42
分享:

  2021年9月上旬,为期近4个月的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承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落下帷幕。展览“一经面世”便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该展览集结了全国10个省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展品,全面展示了我国馆藏文物科学认知、保护修复、工艺复原、预防性保护的最新成果,通过“实物展示+图文版面+互动科技”的手段展示了我国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及专业成果,不仅让一些重要文物再现于世,也让观众全面、立体、多维地感受到文保科技的力量,展现出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与中国实践。

展览现场。资料图

  别出心裁的展览构思

  “万年永宝”展一共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万年”从伯椃虘簋及其“子子孙孙永宝”铭文出发点明展览主题,系统梳理了我国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第二单元“慧眼”,暗喻文保科技是探索文物奥秘的慧眼,通过对文物科学的认知追述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信息,生动鲜活地还原历史原貌;第三单元“巧手”一方面指文物制作工匠的巧妙工艺,另一方面又指文保专家、文物修复专家“化腐朽为神奇”的修复工艺;第四单元“芳华”从文物内涵、精神价值出发探究传统工艺、古代科技及智慧,复原相对完整的古代技术体系,使传统工艺绽放新芳华;第五单元“永宝”展示了当今文物保护的新理念,基于预防性保护的主要目标,对大环境、小环境、微环境等进行各类等闲的综合防治。

观众观展现场。资料图

  展览以文物展示为重点,结合辅助展品、多媒体手段展示手段对我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文物保护发展历程及文保理念、手段进行展示,“从科学认知、保护修复、工艺复原,再到预防性保护,呈现文物保护的全链条”构思精巧、内容别出心裁。

  精美绝伦的文物展品

  “万年永宝”展的文物展品不止是一件物品,它不仅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还凝聚着一代代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文物修复专家的智慧与心血,考古学家通过科学的调查、发掘工作让文物重见天日,文保专家、修复专家利用文保技术与修复手段让文物历史信息重现,散发历史的光芒。

李倕复原冠饰及服装佩饰。资料图

  李倕冠饰及服饰配饰由大量不同材质的零散小件构成,出土时材质保存状况极差且层位复杂,对其分别整体提取至实验室进行清理并逐层提取,其复杂的结构得以完整揭示并复原。

彩绘绿面跪射俑头。资料图

  马俑表面原本施有明艳的彩绘,其彩绘底层的主要成分为生漆,制作工艺及对环境变化的剧烈反应导致其出土时迅速卷曲起翘而脱落,极难保存。新材料的研发结合特定的加固技术,得以使这些彩绘陶俑以本色示人。

漆床。资料图

  成都商业街船棺墓葬群出土了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船棺以及数百件精美的漆器,为古蜀文明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此漆床出土时共45 个构件,其中部分构件被盗扰,饱水糟朽,结构脆弱。经过清洗消毒、加固脱水、干燥定形等技术处理,使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复杂的漆床得以复原。

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资料图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完整、保存较好的一处大型皇家陵园。1909 年,慈禧归葬定东陵,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是慈禧入殓所着最外层服饰。针对该龙袍的保存状况和病害特点,在修复过程中采用背衬加固,即选用与待修复文物风格相近的现代织物作为背衬材料,衬于破损部位下方,采用相应针法将文物与背衬缝合,最大程度恢复其形制。

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M16-2号车。资料图

  自2006年开始,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了大量车舆,为中国古代车辆的发展、演变的研究及复原和复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基于田野考古发掘、实物解剖、文物保护、全面信息提取、科技检测分析、模拟数字复原、传统工艺研究和复原复制、展示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充分挖掘中国古代车辆所蕴含的文化、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建立古代车辆复原和复制的完整工艺体系。

关键词:文物,旅游,文化责任编辑: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