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乡果巷、河豚小镇、钢锹小镇、古泉小镇……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兴未艾,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
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未来乡村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是城乡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性转变。而乡村振兴的理念恰恰与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的目标高度契合。在唐山,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作为新时期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全新业态,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和关键抓手。
花乡果巷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唐山北部,有这样一个特色小镇,可以闻花香、品果美,打卡千亩花海、体验田园惬意。梨花过后是牡丹,之后还有芍药、玫瑰、非洲菊……从4月到10月都能赏花、品景,迁西的花乡果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而很多游客并不知道,这仿佛令人置身画中的美景不仅仅是旅游景区这么简单,它有个内涵深远的名字——田园综合体。田园美景背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焕发出强大的活力。
曾经的东莲花院镇是个典型的山区小镇,以农业为主,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源于安梨种植。这里出产的安梨酸甜适口、清新爽人,深受大众喜爱,但传统的单一种植收益低、农户承担的市场风险又大。如何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全面提高安梨产业的综合效益,助推乡村振兴?打造花乡果巷特色小镇的规划应运而生。
作为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以“山水田园、花乡果巷、诗画乡居”为规划定位的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21.5亿元,涵盖西山、徐庄子、西花院、东花院、东城峪等12个行政村。从项目筹划初期,就确定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经过近5年精心打造,目前已种植安梨5000 亩、油用牡丹4000亩,并把产业链条在原有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基础上继续延伸和发展,以油用牡丹和安梨为主导产业,贯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将“农业+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打造国内知名的融乡村休闲、康养度假、亲子研学、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精品田园度假区。
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年产 1100 吨安梨系列制品项目的厂房构架已经拔地而起。据介绍,该项目投资1900 万元,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建设安梨发酵果汁、安梨酒、安梨醋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生产+加工+科技”深度结合。除了安梨制品,花乡果巷出产的牡丹籽油被誉为“油中贵族”“液体黄金”,牡丹花蕊茶也被养生人士追捧。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驱动,本地农民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3倍收益,综合起来就是6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拉长了农民的增收链,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西山村党支部书记董文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村的土地大部分流转给了企业,每名村民年底分红能拿到一两万元,村里劳动力有的在企业打工,有的开了农家乐,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好。村集体也有钱了,为村民交了水电费,入了医保”。
唐山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艳介绍,通过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了企业、合作组织有效益,集体有股份,群众有收益,核心区12个村近万名农民增收8000元以上。项目辐射带动了周边村餐饮住宿业繁荣发展,增加了10家精品民宿和20个农家乐,所属2个村荣获省级生态文明村。
花乡果巷不但使农民的钱包鼓起来,同时也让乡村美起来,实现了迁西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建设,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迁西的农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这里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确定为油用牡丹示范基地,被中国旅游协会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五星级企业,还被省有关部门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河北省创建类特色小镇、河北省花卉示范基地、河北美丽田园。
河豚小镇
唤醒荒凉海滨蓬勃生机
凭海临风感受宁静惬意,小巧精致而又别具特色,这是记者在曹妃甸区十里海农场河豚小镇最直接的感受。亲昵河豚,品味至鲜,吃渔家饭,住渔家屋,赏渔家景,享渔家乐……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寻找内心向往的生活。
很多游客来十里海,就是冲着河豚这种神奇的小动物来的。这种可爱的小东西平时难得一见,但在河豚小镇,不仅可以一睹它的真容,还能近距离接触,胆大的游客甚至可以把它拿在手里把玩。只要游客感兴趣,这里的工作人员会热情地从水里捞出鲜活的河豚,边展示边给大家介绍。不安分的河豚被拿出水,立刻充气膨胀成一个气鼓鼓的小刺球,发出“咕咕”的气囊摩擦声,像一个不可一世的抗议者,但片刻之后就泄了气瘫软在地上,憨态可掬。
河豚不仅可爱,还吸引着大批“吃货”慕名前来。作为一种食材,河豚被盛赞为“天下第一鲜”,长久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不食河豚焉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鲜无味”的说法,被尊崇为“百味之王”。而其偏偏又身带剧毒,想品尝到它的鲜美并不容易。“我们这儿的河豚,既安全又有营养,可以放心吃。”在河豚小镇,每一条被端上餐桌的河豚,都经过专业师傅精心处理后再加工烹饪,游客能够放心地一饱口福,品尝人间至鲜。
目前,曹妃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红鳍东方豚养殖区,也因此有着“中国河豚鱼之乡”的美誉,十里海则是曹妃甸区最大的河豚养殖基地。由于品种纯正、水质好,加之实行纯天然绿色养殖,这里出产的红鳍东方豚鱼体肥满、肉质细腻、滋味鲜美,位列河豚之首,有“河豚王”的美称。
“想都不敢想,我们这儿以前可不是这样,一年到头也没几个外人来。你看,这儿以前是条土路,路边都是野草……”在与当地人老曹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传统养殖季节性很强,而这里的居住条件又比较差,因此养殖户们大多在城里买了房,只有在撒苗和出鱼期才会在十里海住上一阵,平日这里人很少,加上周边占地拆迁越来越多,当地人也等着拆迁而疏于修缮,小镇一度很荒凉。看着不远处的游客兴致盎然地打卡拍照,老曹感慨地说:“养了一辈子河豚,没想到我们这儿还能靠河豚搞起旅游。”
“靠河豚这个当地特色搞旅游,把‘河豚’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记者见到了想出这个金点子的人——唐山曹妃甸欢乐渔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卫忠。孙卫忠是曹妃甸人,之前一直在外从事旅游产品开发,他告诉记者,是2016年9月国家“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豚和养殖暗纹东方豚加工经营”的政策,让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河豚既营养又美味,但是以前我们国内吃不到。现在国家政策允许了,曹妃甸又有这么好的养殖基础,应该好好挖掘一下,宣传出去。”
在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自然禀赋的基础上,河豚小镇项目破土动工,在整合原有建筑资源和设施的基础上装修改造而成的“十里渔家”河豚主题餐厅、乡村动物园、儿童拓展中心、渔乡风情民宿、非遗面塑体验馆等逐一落成。这里先后举办了渔文化彩绘大赛、渔文化设计大赛、河豚文创作品展、河豚摄影书画作品展、国际河豚文化美食节等渔文化活动,传播河豚文化,展现渔乡风貌,使十里海河豚小镇美誉度不断攀升,客源市场不断扩大。2018年这里被河北省农业厅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19年7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3月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河豚小镇让很多人知道了曹妃甸不只有大码头、大钢铁,还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曹妃甸文旅局宣传与对外交流合作科科长吴金娜介绍,随着河豚小镇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国内旅游人次逐年增加,村民抓住契机,将闲置房屋及水面资源投入旅游经营,以特色水产品养殖、垂钓、餐饮、民宿、虾油虾酱农产品销售及水产品加工为主,目前已带动200余村民参与其中,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暖风唤醒了这座沉睡多时的小岛,这里迅速以“河豚小镇”扬名京津冀,成为了全国特色乡村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钢锹小镇
产品卖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钢锹小镇,初见这个名字,大多数人会颇感奇怪:怎样一座小镇会以“钢锹”为特色?
滦南宋道口镇,总人口5.3万人,钢锹产业从业人员就有2.2万人,年产钢锹及五金工具2.8亿把,钢锹产业带动了全镇41.5%的人口就业,人均年产1300万把钢锹及五金工具。这组数字有力地证明了宋道口“中国钢锹小镇”的名号名不虚传。
其实,宋道口钢锹产业历经了漫长的孕育过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该县4位靠打铁为业的农民从东北廉价购进了一批废钢锹,凭借简陋的工具,敲的敲、焊的焊,一把把废钢锹硬是在他们手里变废为宝,十分畅销。精明的宋道口农民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其中,到20世纪90年代,钢锹生产在宋道口逐渐形成规模,最多时有千余家钢锹厂、轧片厂。经过行业的大浪淘沙,一些技术水平高、客户关系好、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生存了下来。
2002年,宋道口镇政府因势利导,建立了钢锹工业园区,从此,钢锹产业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目前,滦南钢锹产业以宋道口镇为中心,形成了拥有180多家企业、13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大型产业集群,年产钢锹及五金工具2.8亿把,产品涉及钢锹及农用五金工具、园林工具、园艺工具14大类1000多个品种,年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利税5.2亿元。有26家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产品出口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近8000万美元。
冷冲压、打孔、打钢印、卷裤、热处理、前处理、喷涂……这是记者在滦南钢锹产业的领军企业燕南制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南公司”)看到的一把把钢锹诞生的过程。在燕南公司的展厅里,一把钢锹的锹柄上刻有“APECCHINA2014”字样,总经理付长义介绍,2014年北京APEC会议召开时,21个经济体领导人和代表在雁栖湖畔共同挥锹铲土种下一片“亚太伙伴林”,“当时各位领导人手中握的就是我们生产的钢锹!” 付长义说。从1995年创业之初只有三四种产品、全部内销的模式,发展到现在1200多种产品、出口达五六十个国家,燕南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滦南钢锹的发展之路。
“我们的产品全部出口,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完全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每一件产品都精益求精。”滦南舒适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辉说。走进他们公司的展厅,仿佛走进了一个艺术品的展馆,让人不禁感叹:如今的钢锹,竟有这么多品种,竟拥有如此高的“颜值”。刘辉介绍,在提升品质的同时,公司还将目光聚焦到工业设计上,组建专门的设计团队,对产品的“颜值”进行靓化提升。“把外形、功能和情感融入钢锹设计中,不仅专注于将客户的抽象概念变为现实,更致力于外观与功能方面的完美平衡。”目前,舒适公司拥有专利20多项,其中,外观设计专利12项,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滦南钢锹产业集群内共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河北省著名商标”18个、省名牌产品6项、优质产品4项。2010年以来,唐山市燕南制锹有限公司、唐山市腾飞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省工信厅认定为“河北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2014年,宋道口镇被省工信厅认定为“河北省钢锹产业名镇”。2017年,宋道口镇被省命名为培育类特色小镇——中国钢锹小镇。历经40多年的市场磨炼,滦南宋道口走出了一条“小钢锹、大战略,小产品、大市场”的产业发展之路。
古泉小镇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提起遵化,人们自然而然会将其与皇家文化联系在一起,这里不仅有国家5A级景区清东陵,还有远近闻名的温泉。遵化汤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京东第一泉”的美誉,从唐代开始,这里就是历代皇家治疗疾病、沐浴泳泡之地,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美妙的传说。如今,曾经的皇家温泉重现生机,伴随着特色小镇——古泉小镇项目的建设,一个集旅游、疗养、文化、人文的美丽汤泉,正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温泉资源,逐步走到人们面前。
遵化市利用地热资源和历史遗迹打造的金融街古泉小镇,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已初现雏形。在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结合地域特色、体现满族和皇家文化的古泉皇家假日酒店已进入装修收尾阶段,市政配套的部分路网已完工通车,位于酒店南侧的温泉水世界已完成主体工程,连接小镇的长城旅游公路改造和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施工当中。
2019年开始,北京金融街集团整合汤泉周边地热资源和文化遗存,在遵化汤泉满族乡打造世界古泉小镇、皇家温泉康养度假区、长城国际旅游公园等三个重要节点,并建设“长城山谷”“古泉小镇”“田园牧歌”三个功能区。围绕“千年古泉”遗迹附近的“上官湖景区”“古长城”“百年贡栗园”等自身特色文旅资源规划了30多个旅游体验项目。据介绍,项目整体规划占地26平方公里,核心区约3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50亿元。项目配置了丰富的康养、度假、旅游及配套设施,目标是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京津冀温泉康养度假第一目的地。全部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预计年营业收入11亿元,年完成税收1.5亿元,安排就业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