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 文旅动态

河北邯郸:景区转型发展文旅深度融合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张博纳
2020-12-25 22:08:47
分享:

武安京娘湖旅游线。孙维君摄

  2017年9月,邯郸被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

  2019年9月,涉县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示范区创建首次“国考”开门红;

  2020年8月,武安市、峰峰矿区被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11月,武安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反映出“十三五”期间,邯郸各县(市、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正在逐步强化,旅游传统业态的转型升级和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全域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加强,市场监管水平稳步提升,在全市形成了统一部署、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良好创建格局。目前,邯郸全域旅游已经逐步成为区域转型发展的全新模式、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据统计,2019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036.56万人,同比增长14.90%;实现总收入977.16亿元,同比增长22.28%,领先全市经济增速,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的能力和综合贡献度明显增强。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景区创建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邯郸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激发旅游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编制了《邯郸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域旅游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邯郸充分利用山水资源,着力推进武安太行山休闲养生、涉县女娲文化旅游、磁县溢泉湖旅游休闲、漳河生态旅游等高品质休闲度假区建设,打造西部太行山岳旅游、中部古赵历史旅游和东部美丽乡村旅游三大休闲度假特色板块,着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在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中,涉县被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武安市以承办第四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重点打造“一环(即贯通西部山区的旅游环线)、两线(即景区外南、北两线)、三片区(即城区、景区、乡村三大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强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峰峰矿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面展开,积极构建“一河两山八文化、157个美丽乡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磁县、广平、复兴区依托各地优势资源,借共同举办第五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东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了一处处特色景观,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城乡面貌得到有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继2019年,响堂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通过省级初评,涉县韩王九寨旅游景区、馆陶县粮画小镇旅游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今年9月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告,武安市东太行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至此,全市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已达16家。

  完善公共旅游服务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交通服务是全域旅游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服务。

  涉县“千里乡村旅游通道”将100多个中小景区串联成片,“圣福天路”成功入选全国“最有诗意的路”。武安白云大道全长30.05公里,横贯群山之抱,使活水乡与管陶乡之间的交通由原来1个多小时的行程缩短到不到20分钟,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也方便了深山农产品的运输,并充分展现了白云川、管陶川美丽风景。

  路畅景美。“现在去武安旅游,不但道路平坦宽畅,出行时间大大缩短,沿途风景也尽收眼底,增添了旅游乐趣。”游客张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出租车司机闫师傅体会颇深:“以前旅游旺季去山里接送游客,路上堵三四个小时是常事,现在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到景区了。游客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多了。”

  提到旅游服务,在景区上厕所始终是个难题。邯郸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2019年,国家、省下达邯郸旅游厕所建设任务为120座,邯郸完成建设127座,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旅游厕所由景区深入城乡,实现了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等处的厕所分布合理、管理规范、比例适当、免费开放。

  培育旅游产业新业态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十三五”期间,邯郸积极探索培育旅游产业新业态,深挖各地风情特色、民俗文化特色、乡村旅游特色,推动文旅产品深度融合,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

  重点培育发展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成功举办“华语风采·中华成语故事”大赛决赛暨四大古城研学游,率先开启了“全国大赛+研学旅游”的新模式。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景区以抗战文化为背景,以八路军129师、晋冀鲁豫边区发展为内容的研学产品,年接待中小学生36万人次。

  深挖磁州窑文化、响堂石窟文化、民间民俗,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磁州窑文化产业创业园区是以磁州窑传统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创业创新聚集区,打造集磁州窑+产、学、研、销为一体,以“特色旅游+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为核心的创业创新文化品牌,成为邯郸唯一入选省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的文化产业创业园区,吸引了大批晋冀鲁豫周边院校师生、游客及北上广深等地高等院校师生来峰峰游览研学,峰峰以旅游带就业、促创业在全域旅游创建中开花结果。

  方特国色春秋主题公园,以华夏历史文明和邯郸历史地域文化为基础,汲取成语文化、神话文化、邯郸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文化、民俗风情文化等多种文化源流的养分,以高科技表现形式为手段,综合运用声、光、电、数字技术等高新科技,将文化传播与互动体验融为一体,展现汉语成语文化背后的丰富内涵和独具特色的邯郸地域文化,优化了邯郸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填补了河北省国内外知名主题公园类旅游产品空白。

  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进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引领转型升级,提高综合效益。打造了一批特色小镇,培育出馆陶县粮画小镇、黄瓜小镇、教育小镇,肥乡区丛台酒苑景区和广平县赵王印象城景区等专项旅游产品,形成农业旅游、教育旅游、工业文化体验游等新业态产品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 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邯郸科学规划,制定实施《2018年至2020年邯郸市旅游产业扶贫工作行动方案》《邯郸市乡村旅游扶贫行动实施方案》《邯郸市市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评定标准》等,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立足资源禀赋,找准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屋变客房、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使乡村成为都市人“望山见水忆乡愁”的好去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贫困群众从旅游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脱贫。

  抓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围绕构建功能定位清晰、资源高效利用、区域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乡村旅游规划指导体系。“十三五”期间,先后编制了馆陶县寿东村等9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大名县金北村等19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以及20多个乡村旅游点建设规划,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思路和空间布局,确定了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发展措施和发展步骤,促进了乡村旅游科学化发展。

  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坚持以农为本、以乡为魂,依托乡村特有风情,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突出邯郸西部山水、中部文化、东部农业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品牌,开发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

  依托武安市、涉县、磁县、峰峰矿区等西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不断开发主题民宿、特色餐饮、乡村旅居、创意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规划建设了武安市长寿村、朝阳沟、白沙村,涉县韩王九寨、王金庄、青塔湖,磁县天宝寨,峰峰矿区李庄、响堂水镇等一批知名乡村旅游点,初步形成邯郸西部山水乡村旅游高地。

  围绕丛台区、复兴区、邯山区、永年区、肥乡区等环城城区居民的旅游需求,开发田园休闲、文化体验、乡村度假、生态康养等乡村旅游新业态,规划建设了丛台区四留固红色电影小镇、黄窑成语小镇,复兴区沁河源文化生态片区,邯山区香草湖文化产业园、小堤村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点,初步形成邯郸中部环城休闲游憩带。

  东部平原地区的鸡泽县、邱县、馆陶县、广平县、成安县、魏县、大名县等,依托丰富的特色农业种植和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培育特色旅游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新产品,开展赏花采摘、农事体验、特色餐饮、旅游购物等休闲旅游活动,初步形成邯郸东部休闲农业特色区。

  “通过对接京津冀鲁豫多家旅行社和研学团,乡村旅游实现常态化。”馆陶县粮画小镇党委副书记李哲介绍,粮画小镇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让村内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创业,带动周边300余名贫困群众通过制作粮画脱贫致富,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

  处处皆风景,满眼是风光。如今,邯郸全域旅游画卷徐徐展开。继今年成功举办河北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和第五届邯郸市旅游发展大会后,邯郸又获得2021年第六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权,全域旅游壮景将会在古赵大地上越发精彩。

关键词:邯郸,旅游,景区责任编辑:李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