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 文旅动态

新书《狭隘和包容》面世

来源: 长城网  张博纳
2021-07-19 10:16:00
分享:

  近日,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一部谈论人生活法的新著——《狭隘和包容》

  (作者  李保平)

  浏览目录,该书由31篇读书读史神交古人的独立成篇互不统属却又彼此关联互相启迪的文字汇集而成。或谈心性、品格、器量、涵养;或道情感、信念、祸福、名声;或话忌讳、逆鳞、奇遇、躺枪;或言忠臣、良臣、争名、逃名;或品官德、私德、利己、公道;或道敢说实话、会说实话;或讲未卜先知、视死如归;或阐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或论大誓宏愿、无主生心。展卷品读,便会体悟到作者讲故事的功力,徜徉文史哲,出入儒佛道,遵循辩证法,坚持用历史人物历史典故说话,围绕人生在世的活法这个古老而又常谈常新的问题次第展开娓娓道来,而生发前贤所说的“通感”效应,可谓是不落俗套开卷有益。

  目 录

  狭隘和包容/001

  波澜不惊 见胸怀也见品性/ 020

  反目成仇和不出恶声/ 029

  未卜先知和当局者迷/ 043

  留恋和逃遁/ 056

  隐士逃名与和尚争名/ 072

  被情所恼和为情所困/ 083

  同为刺客殉名声 身后名声何不同/ 087

  雷霆雨露寻常见 最难窥测帝王心/ 098

  人心最难测 生死一转念/ 109

  山居可选择 祸福不由己/ 115

  圣之清者和无益之臣/ 128

  不为忠臣为良臣 说来容易行来难/ 139

  遇和不遇/ 151

  平戎策和种树书/ 160

  文人的冲动和君主的逆鳞/ 169

  心有不甘和视死如归/ 178

  走狗烹和狡兔死/ 195

  奇货可居与奇祸不期/ 205

  徒唤奈何话躺枪/ 213

  出恭也有奇遇/ 220

  一样父子情 别样价值观/ 229

  熟视无睹和不知忌讳/ 234

  敢说实话和会说实话/ 242

  既要听其言 更要观其行/ 258

  信然和惘然/ 265

  学问和偏见/ 273

  利己和公道/ 283

  私德和官德/ 298

  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 310

  无住生心和大誓宏愿/ 318

  后记/ 328

  《序言》开宗明义,说道:“人来到世间,同样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宠儿,有的多灾多难不得其死,有的却无灾无病生荣死哀;同样是赤胆忠心服侍刚愎雄猜之主,有的直言无忌备受信用,有的却因不知忌讳而丢官丢命;同样是遭遇小人蒙受屈辱,有的若无其事波澜不惊,有的却耿耿于怀睚眦必报;同样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有的逆来顺受徒唤奈何被躺枪,有的却奋起抗争不惧生死捋逆鳞;同样是名利场中人,有的看破红尘逃名逃遁,有的却鬼迷心窍争名恋栈;同样是置身化外有的遵奉老子恬淡冲和,有的却皈依佛教冒死争名。”这些变幻莫测难以把握的人世现象,从古迄今都是人们孜孜以求的人生课题,但千百年来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每个人的活法,在本质上又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仅仅满足于知晓古人的见解,并不能解决自己当下的实践。诚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语云:“文义载道”“读书明理”。因为书中载有自然社会的大小道理,故而读书可以明理,能够使人聪明。而来自于生活的道理因为是一种抽象,缺陷在于失之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以至令人望而生畏,故俗话说“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故事的优长在于鲜活生动通俗易懂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乃至百听不厌,缺憾在于深藏在故事当中的道理不易梳理。本书既娓娓讲述诸多历史人物故事掌故,与读者一起分享古人在同样考题面前不同的言语行事信念追求抉择取舍,看清楚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应对方法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又能艺术地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由特殊上升到普遍,由个别上升到一般,进而在品味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应该知晓的道理。

  开篇《狭隘和包容》一文,或详或略地讲述了数则最能说明古代狭隘者心性的历史掌故:春秋时期宋国御者羊斟为一碗羊肉汤,而将大将华元送入敌军手上;东晋权臣刘毅因当年讨一块鹅肉吃而不得,得势后遂不择手段报复庾悦;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因为一次托大,而让当朝驸马梁松怀恨在心挟嫌报复;北宋高官丁谓因为老上司寇准脱口而出的一句戏言而与之反目成仇疯狂构陷,必欲将其置诸死地而后快;东汉末袁绍在官渡之战前不听谋士田丰之计,战败后竟因害怕田丰嘲笑,而下令将其杀害;三国曹操号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却因为严重扭曲的嫉妒心虚荣心,而寻找借口,悍然杀害了许攸、孔融、杨修等贤达之士;魏文帝曹丕以心胸狭窄名世,不仅险些将弟弟曹植送上断头台,而且险些要了叔叔曹洪的性命;南朝宋武帝刘裕贵为一国之君,却睚眦必报快意恩仇,公然杀害了当年欺凌过自己的部属刁逵。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又讲述了几则世人耳熟能详的大度宽容的历史掌故:春秋时楚庄王的“绝缨会”,东汉光武帝刘秀焚烧部属私下和王郎互通款曲的书信,南北朝时代萧道成在战场上焚烧书信;北宋太宗赵匡义揣着明白装糊涂,以“朕亦大醉,漫不复省”处理官员们的庭前失仪;唐代宰相娄师德教弟“唾面自干”;唐代名将郭子仪包容权宦鱼朝恩;北宋名臣吕蒙正不肯知道讥笑自己的官员姓名;北宋宰相王旦包容寇准;旷世文豪苏东坡可以不和政敌章惇一般见识,却与儒学大师程颐积不相能结怨难解;宋代名臣范纯仁毕生奉行忠恕之道,大度包容种古、蔡确、吕大方、章惇等奸邪之徒。在《波澜不惊  见胸怀也见品性》《反目成仇和不出恶声》中,作者围绕各自的话题,从正反两方面纵论古代人物故事掌故,提供给读者品味鉴别,而又似有若无地和人的心性品格器度胸怀问题相互联系。

  作者驾轻就熟,潇洒自如地援引诸多历史人物故事掌故,非但没有材料堆积之憾,反而循循善诱,不断启迪读者的思绪,其后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含蓄地将思考的任务留给了聪明的读者,这或许是该书写作上的一大优长。这篇文字结尾,以循循善诱的口吻说道:

  讲述这些历史掌故时,似乎明白了许多道理;当人们想把隐身于这些掌故背后的线索理出个头绪时,却又感到迷茫。天性、遗传、修养、环境、亲情、道义、利益、理想、欲望等等,无疑都具有特定的影响作用,简单地做出非此即彼的结论未免会失之武断。特别是当居心叵测的野心家、翻云覆雨的政客们把狭隘和宽容作为一种工具娴熟把玩的时候,天真善良的人们很难看出个中真伪善恶,反而会轻易被人家所驱使。试看历史上的权奸大恶名、利场上的顶级高手,诸如王莽、曹操、司马懿,他们的哪一招哪一式不是处于需要,而是出乎至诚?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君子疾末世而名不称焉。”“男儿独患无名耳,将相谁云有种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不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声问题历来牵挂着无数有志之士的中枢神经。《留恋和逃遁》《不为忠臣为良臣  说来容易行来难》《同为刺客殉名声  身后名声何不同》《心有不甘和视死如归》《人心最难测  生死一转念》《隐士逃名与和尚争名》等多篇文字,援引历朝历代居官归隐甚至出家人的掌故轶事,多角度品味分析,从不同视角观察研讨古人孜孜以求的所谓名声问题。由陈说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国王太子释迦摩尼与世袭制的官场彻底决裂悟道成佛,西周史官老子审时度势选择归隐骑青牛出潼关,志在仕途总想有所作为的孔子被迫游走于官场边际,进而历数关龙逄、王子比干、伍子胥、屈原、王陵、陆逊、房玄龄、郭子仪、范仲淹、苏东坡、宗泽、李纲、岳飞、文天祥、方孝孺、海瑞、杨继盛等士大夫不计生死殉身成名,关注文种、吴起、李斯、苏秦、张仪之流的聪明和迟钝、贪恋和付出,关注费无忌、伯嚭、赵高、石显、邓绾、留梦炎等辈的肮脏和卑鄙、贪婪和无耻,审视归类于古代逸民隐士旗帜下却良莠不齐的许由、巢父、伯夷、叔齐、严光、王霸、陶渊明、陶弘景、谢灵运、王维、卢藏用、林逋、吕留良等,对于名声问题的截然不同的处世哲学。愈是深入思考,便愈是认同作者的说辞:

  这些历史人物故事掌故作为一个个有形的具象,业已成为过往;但作为无形的精神的存在,却一直没有消失,而执拗地积淀在史籍中,存活在今人身上。哲人有言,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从这个层面去拓展自己的思维想象力,那么,上述看似早已远去的陈年往事,或许可以给人无限的启迪,可以通过神交古人准确地认识我们原先看不清楚迷惑不解的身边的人和事。

  饶有意趣的是,在探讨这类问题时,作者并没有忽视出家人的存在,而将他们一并纳入了自己的视野。《隐士逃名与和尚争名》便复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因为李唐王朝出于政治考量,而攀宗引祖,硬说自己是老子的后裔,明确道教优先于佛教。由此,京师大总持智实和尚遂奋然和朝廷争执的轶事。主张四大皆空、破除一切烦恼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佛家弟子,为捍卫自家宗教的地位,居然也妄想执着起来,威武不能屈地和唐太宗李世民相论争,因此而被载入《大藏经·佛祖历代通载十一》。以此观之,不惟世俗之人名利之客碍难挣脱名缰利锁,即便是苦修多年的大德高僧,想要彻底摆脱“妄想执着”,同样谈何容易!

  且看书中关于智实和尚为佛教争名的一段文字:

  帝幸洛京下诏曰:“老君垂范义在清虚,释迦贻则理存因果。求其教也,汲引之迹殊途;论其宗也,弘益之风各致。然大道之兴肇于遂古,源出无名之始,事高有形之外,况是国家先宗,宜居释氏之右,自今已后,斋供行位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返本之俗,畅于九有,贻于万叶。”京邑沙门各陈极谏,有司不纳。时有沙门智实者,洛下贤僧也。丰度隽颖内外兼明,携诸宿德,随驾表奏于关口,其略曰:“僧某等言,年迫桑榆,始逢太平之世;貌同蒲柳,方值圣明之君。窃闻父有诤子,君有诤臣,实等虽在出家,仍在臣子之列,有犯无隐,敢不陈之?伏见诏书,国家本系出自柱下,宗祖之风形于前典,颁告天下无德而称。今道士在僧尼之上,奉以周旋,岂敢拒诏?寻其老君,垂范治国治家,所佩服章初无改易,不立观宇不领门人,处柱下以全真,隐龙德而养性。今道士等不遵其法,所著冠服,并是黄巾之徒,实非老子之裔。行三张之鬼术,弃《五千》之玄言,反同张陵。谩行章醮,从汉以来,常以鬼道化于浮俗,妄托老君之后,即是左道之苗。若在僧尼之上,诚恐国家同流,有损国化。遂以道经及汉、魏诸史佛先道后之事,具陈如左。”帝壮其志于教,遣宰相岑文本谕旨遣之,实固执不奉诏,帝震怒,杖实于朝堂,民其服,流之岭表而卒,年三十有八。初,实得罪,有讥其不量进退者,实曰:“吾固知已行之诏不可易,所以争者,欲后世知大唐有僧耳。”闻者莫不叹惜。(《大藏经·佛祖历代通载十一》)

  杨修、张昭、虞翻、陆逊、李泌、袁凯个个学富五车足智多谋,且与自己的主子交情匪浅,他们均以文人的冲动触动过主子的逆鳞,又均被其主子恣意地玩弄于股掌之间:过于张扬的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恃才傲物的虞翻摔了一跤又一跤,耿介犯上的张昭安然终老,老成谋国的陆逊愤恚而死,信奉道家学说的李泌心有余悸,八面玲珑的袁凯因言获罪。和帝王家讲交情,委实是这些智慧人士心中永远的痛!

  表达的艺术和倾听的学问为世人安身立命交际处事不可或缺,又是一门难以穷尽的人生必修功课,书中多篇文字多角度探究这一课题。《熟视无睹和不知忌讳》通过复述不知忌讳的冯唐当面顶撞汉文帝的历史掌故,独辟蹊径,要言不冗地解剖了古代官场中人明哲保身三缄其口少说为佳乃至鸦雀无声的病态现象,点出了封建时代大小官员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症结所在。《敢说实话和会说实话》透过关龙逄、比干、微子、箕子、伍子胥、周昌、季布等著名人士直言诤谏的伟岸身影,彰显了在封建时代敢说实话首先需要具备不惧生死的精神气质;透过武举、晏婴、触龙、淳于髡、东方朔、雍简、魏征、长孙皇后、王僧虔、范质等在大事小情上从容不迫善于表达君臣双赢,凸显会说实话委实是一种很高明的语言艺术交流沟通艺术。经过作者一番调理组合后,重温这些似曾相识的历史掌故,突然之间会萌生某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既要听其言  更要观其行》将言语和行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做判断。作者指出:即便是被后人交口称赞的伟人,也未必都能做到言行一致无怨无悔,有的也会言行不一,出现动摇反复变化。明代铁汉子杨继盛和唐代文坛领袖人物韩愈,便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因为公然和唐宪宗唱反调,上陈《谏迎佛骨表》,而被贬黜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韩愈兀自慷慨悲歌不肯屈服,“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到了潮州以后,却突然换了一副面孔,撰写《潮州谢表》,不遗余力地吹捧唐宪宗,可怜兮兮地乞求朝廷垂怜。韩愈如此言行不一自相矛盾,令后人所不耻。宋人陈普便曾辛辣地挖苦嘲讽韩愈曰:“杨墨蛇龙本一区,大颠便是恶溪鱼。退之也是无操守,一贬便陈封禅书。”与韩愈言行不一形成鲜明对比的大有人在,明代铁汉子杨继盛即是其中一个。为了扳倒巨奸大恶严嵩,杨继盛秉承“文死谏”的古训,大胆上书弹劾严嵩犯有“五奸十大罪”,自己却被打入死牢,受尽酷刑。一首《朝审途中口吟》,道出了他坚定的人生信念:“性癖从來归视死,此身原自不随杨。”面对杨继盛言行如一的高大伟岸,习惯于唱高调的一代文宗韩愈无法不为之羞愧汗颜。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春秋时期,孔子将义和利视为区分君子小人的尺度;战国时期,孟子将义和利(善和利)看作是舜帝之徒和盗跖之徒的分野;到了宋明时期,理学家周、程、张、朱、陆、王则通过义利之辩,将义和利等同为公和私,于是乎利己和公道便成了义和利的代名词。从这一视角出发,宋儒们抓住佛老等异端之学的软肋,火力全开,而以程颐的抨击最有力度:“释氏本怖死生,为利岂是公道?”“人尚有不化,岂有立伪教而人可化?”“释氏其实是爱身,放不得,故说许多。”“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朱熹则把老庄视为彻头彻尾的利己之徒,批评说:“老子之术,须自家占得十分稳便,方肯做;才有一毫于己不便,便不肯做。”“老氏以保全其身底意思多。”“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老氏只是要长生,节病易见。”贬损佛老之说利己,是为了反衬儒家学说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读书人的毕生使命便是践行这一政治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对于传统文化中长期争论不休的这一话题的鸟瞰审视,立体交叉式地呈现在《利己和公道》一文中。

  《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浓缩了朱熹和陆九渊关于如何看待儒家典籍的激烈论争。朱熹承袭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之说,是程朱理学的头面人物,在宣扬理学时延续古代儒生注疏六经的传统,穷毕生精力为儒家经典作注集解,陆九渊则不肯苟同,自诩承继孟子道统,开创心学,后人将他和明人王阳明并成为陆王心学。陆九渊对朱熹热衷于注释六经不屑一顾,而以“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来表述其特立独行的心学理念。这就是儒学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作者对这一学理性很强的课题做了若干介绍品评之后,接着指出:陆九渊的“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固然有其见解独到之处,不失为攻讦程朱理学尤其是朱熹学说的利器,但同时也有其明显欠缺。……

  《无住生心和大誓宏愿》径直进入了佛教的核心地段。皆云佛学浩瀚如海,其要义凝结为如来佛的两段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站在这一佛教要义的基石上面,作者对佛教界最著名的两则经典故事进行了颇有意义的回望。南无阿弥陀佛出家前是大国主,随后弃国捐王皈依佛门,由一名法藏比丘发大誓宏愿,是为48大愿,说如让他速成无上正觉作佛,他就可以实现其无限宏大的誓愿,构建西方极乐世界。而后,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圆满成就,毕竟成佛,号阿弥陀。主持西方极乐世界,是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与阿弥陀取愿作佛如愿以偿成不同,地藏王菩萨所许立的是另外一种大誓宏愿。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他的大誓宏愿虽然说法不一,却被世人精辟简约地表述为“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阿弥陀佛和地藏王菩萨的大誓宏愿,皆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拯救所有罪苦众生,却展示了两种不同路径。作者从传统文化旁观者的视角把话挑明:

  阿弥陀佛要求早日成佛,是为了充分发挥佛的无限法力能量,构建尽善尽美没有任何邪恶的西方极乐世界,给世人以追求和希望;地藏王菩萨发誓普渡众生清空地狱而后成佛,是着眼于以大慈悲心,全力拯救所有众生。路径虽然不同,目的却完全一致,都是出于驱除邪恶罪恶拯救罪苦众生实现美好未来这个大公之心。由此可知,佛家所宣扬的无住生心和大誓宏愿,看似矛盾,其实不然。无住生心无非是点化人们看破红尘,祛除贪嗔痴酒色财气等私欲,不为色声香味触法各种妄想执著所诱惑,进而实现心无窒碍,真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大誓宏愿则更多地昭示了出家人无以宏大的责任使命,就其最低要求而言,是拯救天下罪苦众生,包括拯救那些堕入地狱的罪苦众生出地狱出苦海;就其最高理想而言,则是构建极乐世界,让所有生命都生活在尽善尽美的社会里。无论是最低要求还是最高理想,都需要佛教信众信心百倍百折不挠地努力向前推进。如此伟大的佛教之梦,自然少不了阿弥陀佛和地藏王菩萨这样的砥砺前行者。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一切都快速运转的当下,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有益之书,实属不易。作为快乐的先睹者,笔者非常乐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喜欢读好书的朋友们。

  书号:ISBN 978-7-202-15335-2

  定价:49.00元

关键词:文化,传统,历史责任编辑:李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