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新闻报道 >> 河北

12项主题活动点亮首届中国旧石器文化节

来源: 燕赵晚报 作者: 2017-06-08 09:16:0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我们从哪里来?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这一谜题的追问从未停息。1921年在河北阳原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位法国传教士偶然发现第四纪的动物化石。经过近百年的考古发掘,在这一带人们发现距今约20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迹,近300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密度中国仅有,世所罕见。这就是全世界史前考古圣地之一,记录东方人类起源、演变过程的天然博物馆——泥河湾,人称“东方人类的故乡”。记者昨天获悉,6月9日至12日“首届中国旧石器文化节暨河北泥河湾2017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将在张家口阳原县举办,期间将开展12项主题活动。

  亮点:青年学子比赛打制石器

  本次活动由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泥河湾文化研究会等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北省文研所、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等共同承办。主题为“走近旧石器,拥抱泥河湾”,届时“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青年论坛”、“首届中国高校石器模拟打制比赛”、人类起源公众科普讲座、非遗节目表演、参观泥河湾博物馆进行AR体验等12项主题活动轮番上演。其中“首届中国高校石器模拟打制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学子参与,最终10人参加决赛。

  期间首套泥河湾明信片将正式和公众见面,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旧石器考古专家托·尼克创作的泥河湾主题曲《尽在泥河湾》也将唱响。托·尼克教授夫妇多次到泥河湾参加发掘和研究,他是吉他高手,平时喜欢用歌舞来表现原始人生活,曾为非洲奥杜维峡谷等写过赞歌,今年3月他再次来到中国时带来了一首写给泥河湾的新歌。

  意义:旧石器时代跟现代人息息相关

  “旧石器时代离我们现代人类并不遥远。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时长计算,我们其实才刚刚告别旧石器时代。”中国旧石器文化节由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发起设立,每年依托于一个重要的遗产地或文博单位择机举办。谈及该活动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这样说。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阶段,是人类演化过程中最悠久、最漫长的时期,从人类文化的出现到大约一万年前结束,占据人类历史的99%以上。“我们今天的很多行为方式,都是狩猎采集生活打下的烙印;比如马拉松长跑和烟熏火燎的烧烤,都有狩猎采集生活的印记。一些人在对现代生活的诸多不健康因素的反思后,提倡慢生活、简约生活和素食,甚至推出旧石器时代食谱,表明现代与过去藕断丝连,息息相关。”高星说如今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对过去的传承,“为什么说男性暴力和女性不辨方向是狩猎采集生活的烙印?当时狩猎是男人的工作,需要带上武器追逐动物到很远的地方,这个过程充满血雨腥风。女性主要负责采集,不用走很远,多为群体活动,所以如今一些女性不太擅长分辨方向。再比如人们做梦从悬崖上掉下来,或者被蛇和狼追。其实多数人从未有过真实经历,为什么做这个梦?有研究认为,人们身上有很多过去的遗留,因为那段时间太长,变成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我们都没意识到。”

  如今世界有些国家和地区已设立了官方或非官方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节”,高星说我国首次开展这一活动之所以选中泥河湾,主要源于该遗址群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考古:继续展开勘探和发掘

  昨天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向媒体展示了近年来部分发掘成果,其中油房遗址顶部底层出土的一个人头化石颇为抢眼,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梅惠杰说,今年将在它出土地点周边扩方30平方米左右做进一步发掘,同时采取样品进行测年,“目前这个人头化石我们预估可能距今七八千年左右,或者更早一些。希望能接近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从头骨牙齿磨耗程度以及顶骨、盆骨等部位看,这是位老年女性,“具体年份和意义还将进一步探究。”

  记者了解到,今年省内外考古人将继续在泥河湾的马圈沟遗址、东谷坨遗址、石沟遗址、油房遗址以及蔚县、怀来等地等展开勘探和发掘。泥河湾河北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河北省文研所研究员谢飞说,河北省文研所今年继续以马圈沟遗址为主展开考古,“继续完善马圈沟遗址的文化序列,将泥河湾早期从距今200万年到二三十万年的阶段的整个文化层和文化序列都立起来,之后慢慢往里充填。”在泥河湾找到早期人类化石是中外考古人的目标之一,对此谢飞说:“出土人类化石的地点一般有两个特征,一是动物化石比较丰富,再有石制品比较丰富。石沟遗址和东谷坨遗址我个人感觉希望比较大。”

关键词:文化节,张家口,中国旧石器文化节

责任编辑: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