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旅游”打造智慧国际旅游岛
在微店下单,就能买到深藏大山的灵芝、山兰米等原生态农副产品;一张卡片,就能享受到集交通、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消费体验;动动手指,订购的免税商品可直接送至出发机场和火车站…… 看似遥不可及的旅游体验,不知不觉间已深入到游客出行的各个方面。 近年来,我省主动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发展需要,把发展旅游业与推动“互联网+”相结合,不断探索旅游发展新服务、新模式,加大投入夯实硬件基础、线上线下促进产业融合、内引外联创新营销模式、智慧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实现扩内需、促增收、育动能一举多得。数据显示,2016年,海南接待游客6023.6万人次,同比增长12.9%;实现旅游总收入672.1亿元,同比增长17.4%。 夯实基础加快硬件建设 扩大旅游有效投资 路通财通,在互联网时代,可以理解为网通财通。以畅通“无线网络”、建设“互动终端”为重点,我省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互联网硬件设施,保障“互联网+旅游”发展基础条件。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新建4G基站7361个,全省旅游景区的4G信号覆盖率达到100%。旅游重点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大幅提升,包括酒店、景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内的旅游重点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达95%。 对于来自四川的游客李佳佳而言,“互联网+”并不只是一个学术名词,而是与自己的游玩息息相关。“没想到整个潭门镇都有WIFI覆盖,可以一边吃海鲜大餐,一边与朋友视频分享,馋得他们也想来!” 信息终端布局的推进,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更有力扩大了旅游有效投资,社会资本逐渐进入“互联网+旅游”领域,构建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品牌和投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什寒村曾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偏远贫困的村庄之一,在富美乡村建设中,琼中旅游委下属的旅游总公司携手什寒农民合作社对其统一运作管理,推出“什寒山珍”系列农特产品,将铁皮石斛、蜂蜜、灵芝、山兰米等进行统一包装,在游客服务中心、网上微店等线上线下实现统一定价销售,并将20%的销售提成和销量奖励返还给村民。“专卖野生蜂蜜、山兰米、牛大力等土特产,去年赚了6万多元。”对于村民李明松来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网络不仅应用于什寒村农产品的销售,其触角还慢慢延伸至什寒村的田间地头。虽是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村庄,但村里的主要休闲休憩点都有WIFI信号,游客们在这里甚至可以一边学插秧,一边用手机视频聊天。 什寒村通过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投融资模式,整合餐饮、住宿、露营、探险等旅游项目。2016年,该村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0.4万人次,其中住宿游客近1万人次,同比增长32%,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24万元,同比增长41%。此外,我省建立了2016年重点旅游项目数据库和“十三五”重点旅游项目储备库,2016年全省81个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447.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额的129.1%。 此外,海口市重点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覆盖率已超过97%,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旅游”峰会上被评为“‘互联网+旅游’十大优秀城市”。 为给广大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旅游服务,我省涉旅部门从游客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深化软硬件系统功能开发和应用推广。例如,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推出“最佳机场(Best Airport)”智慧空港服务终端,为游客提供进出港航班查询、室内导航导购、旅游目的地宣传预订、天气交通指引,以及新闻阅读、影视娱乐、休闲游戏等自助服务。此外,省旅游委积极建设包含英、俄、日等7国语言版本的海南旅游官网,搭建集资讯、引导、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网络平台,并计划推出多语种搜索引擎,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双线融合”促进跨界发展 打造旅游生态圈 业务以每年500%到800%的速度增长,2016年交易额达26亿元,这个数字对于酷秀集团来说,似乎并不意外。 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我省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的增强以及互联网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的凸显,在线旅游平台发展迅猛,成为引导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要素的一大动能,构建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海岛旅游生态圈。 “海南省制定了很多关于互联网、创业的政策,对我们也是极大的鼓舞。”海南酷秀集团董事长王海峰介绍说,通过整合旅游票务、文化传媒、会议会展、网络科技、金融投资等业务,与中信旅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打造出“互联网+旅游+金融”的产业模式,集团也因此成为全省“互联网+旅游”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 为提高旅游智能化服务水平,促进景区业态优化升级,我省还着力推进平台与景区的深度融合。目前,全省已有48家3A级以上景区实现互联网电子门票销售,游客可直接在携程、艺龙、阿里旅行等在线旅游代理网站下单,凭借电子门票进入景区。 这一跨界发展模式在海口有了“升级版”。 “游客到观澜湖景区,可以刷卡直接扣款入园,免去票口买票或换票环节。”海南一卡通支付网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口观澜湖集团将观澜湖旅游度假区火山岩温泉、电影公社等拳头产品的营销权由公司代理,打破了行业壁垒,实现旅游景区服务和城市公共服务充分融合,让景区内的五星服务标准在景区外得到延展和传播,促进旅游景区发展的同时,也能提升目的地城市整体的影响力。 通过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我省着力细分客源市场,深挖旅游消费需求,为游客提供个性化、高品质的定制服务,鼓励“互联网+旅游”企业跨界融合发展。例如,省旅游委与海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航旅产品,发展航空旅游高端客源市场,拓展散客游地接市场,为游客在网上订购机票的同时,提供度假、住宿、餐饮等服务,打造“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的旅游消费模式。此外,发挥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离岛免税政策优势,开设网上免税商店,游客在网上订购免税商品后可直接到机场指定区域提货,全流程简单便捷。目前,该网站在线订单销售额已超过2亿元。 多方借力创新营销模式 挖掘旅游消费潜力 互联网渗入大众旅游生活的各个角落,如何实施多渠道营销的协同效应,释放海南旅游市场新需求,从而全面提升旅游体验?我们看到了海南行动—— 浏览网页,属于海南的那片碧海蓝天、椰风海韵会在不经意间跳入眼帘。早在2015年底,我省就制定了“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与腾讯公司、阿里旅行、同程旅游等企业在旅游服务和管理、在线旅游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 为着力培育游客黏性,进一步提高营销精准度,省旅游委在全球最大的旅游综合网站“猫途鹰”投放海南旅游广告,使得该网站全球用户对海南的搜索量增长55%,其中日、韩、泰、德等4国的“猫途鹰”网站用户对海南的搜索量增长超过173%; 我省与淘宝网共建的“淘宝海南馆”入驻1200多家商户,经营商品超1.8万个,三亚芒果、乐东木瓜、琼中绿橙等知名品牌成为抢手货。借助电商平台营销,成为推广海南特色产品和旅游服务的一大利器…… 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旅游营销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省主动顺应潮流、积极借势借力,通过与互联网行业领先企业联合宣传推广,依托电商平台拓宽特产销路,利用新媒体实施精准营销,发挥多渠道营销的协同效应,释放海南旅游市场新需求。 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旅游”峰会上,省旅游委与腾讯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将海南旅游作为腾讯旅游板块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并与腾讯公司共同策划“跟我去海南,带你深呼吸”深度游活动,通过腾讯新闻移动客户端在北京、上海、广州、太原、兰州、福州等6个城市进行宣传推介。 省旅游委也在淘宝网开设了海南旅游旗舰店,并与阿里旅行共同开展了海南旅游产品专题宣传活动。在推广海岛特色旅游线路上,推动海南椰旅集团与旅游百事通公司合作,在全省共同设立营业门店60家,为游客选购旅游产品提供便利。 将传统推介与互联网推介相结合,扩大海南旅游的宣传效果。在2016年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与新浪网共同策划“旅游+互联网”新媒体网络推介活动,网络访问量达5202万人次。 营销模式的“全面开花”,也对海南旅游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正在进行的“智游海南——海南旅游综合云平台”项目建设囊括旅游资源数据中心、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企业监管、市场秩序整治等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与此同时,借助智慧化监测体系,三亚市旅游警察支队成立以来共查处涉旅案件202宗,全市旅游投诉量同比下降近50%。 “延伸智慧”完善公共服务 全面提升旅游体验 2013年以来,我省致力于“智游海南—海南旅游综合云平台”项目建设,该项目囊括旅游资源数据中心、统计分析云工作平台等功能,集成旅游电子行程管理、12301投诉咨询、通信运营商、航空进出港等服务系统,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企业监管、市场秩序整治、投诉和目的地警示等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打造海南旅游官方网站一阳光海南网,集旅游行业管理、品牌宣传、公共服务于一体,全力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需求。2016年,阳光海南网累计浏览量超过920万人次,在全国31家省(市)旅游委(局)官方网站中综合排名第4名。 为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我省大力推动智慧景区建设。例如,三亚市蜈支洲岛景区与百度公司全方位合作,通过“百度大脑”深度分析和整理海量的有关搜索数据、微博数据、基于位置服务(LBS)数据等,为游客筛选出最优质的景区信息资源,促进智慧景区深度发展。2016年国庆假期,蜈支洲岛景区接待游客5.4万人次,日均接待9000人次。此外,天涯海角景区实现无线网络热点和视频安防监控、高清实景、360度虚拟实景、智能导游、停车场管理等系统全覆盖,通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模式,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 我省通过汇集机场航空进出港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用户等数据,建立智慧化监测体系,推动旅游市场监管信息化、网络化。目前,已实现对各市县游客分布、热门景区游客流量等情况的实时监测。同时,积极落实国家旅游局工作要求,在重点景区出入口、停车场等区域逐步实现视频监控覆盖,为做好应急指挥调度、运行监测和维护景区秩序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三亚市旅游警察支队成立以来,借助智能监测技术,共查处涉旅游案件202宗,全市旅游投诉量同比下降近50%。 “借网出海”开拓境外市场 扩大海南国际影响力 为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争当旅游对外开放排头兵,我省积极对接国际市场,顺应需求、多措并举,在便利出入手续、开展海外营销、推广海南旅游品牌上施策加力,不断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全球影响力,吸引海内外游客。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签证便利、退税优惠、旅游宣传,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自2010年实施“26国免签证”出入境管理政策以来,这些国家的游客量约占全省接待外国游客总量的90%。为提升旅游购物市场竞争力,积极调整离岛免税和离境退税政策实施细则,推动我省旅游购物逐步与国际接轨。针对重点境外客源市场,我省实施旅游营销服务境外延伸措施,向重点境外客源市场派驻旅游专门营销人员,第一批驻外营销人员将分别前往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5个境外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大海南旅游品牌在海内外市场的认知度。 2016年,我省通过参加境外国际展会、与境外旅行商联合促销、举办推介会等方式,针对重点境外客源市场赴海外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共计25批次,同时邀请海外旅行社和媒体记者等组团来海南考察开发旅行线路共计30余批次,加强国外市场对海南旅游资源和产品的了解,树立海南旅游国际口碑,扩大海南旅游国际品牌影响力。2016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74.9万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际旅游收入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3%。 “我们积极延伸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升级旅游景区设施、创新旅游监测方式,以更智慧化、人性化的公共服务推动旅游品质升级。”省旅游委主任孙颖表示。 |
关键词:海南,旅游,国际 |